教育培训

培训项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 培训项目 > 正文

【通讯】社会性别与人权教学研修班总结会(2022年)顺利召开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21    点击量:

2022年6月11日-12日,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与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云南大学人权法研究中心、瑞典隆德大学罗尔∙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社会性别与人权教学研修班总结会”顺利召开。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次总结会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举办。来自全国各所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90余人出席了总结会。本院刘小楠、杨博超、武文扬、夏江皓四位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部分参会教师合影)


《社会性别与人权教程》


云南大学社科处副处长陈小华,罗尔·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高级项目官员陈婷婷,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刘小楠首先做了开幕致辞。几位老师就分别就人权与社会性别教育的意义,罗尔·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在中国相关项目的开展情况,以及之前五年社会性别与人权师资研修班的召开情况做了回顾。最后,刘小楠教授介绍了本次总结会的议程,会议正式开始。

(陈小华老师作开幕致辞)

(陈婷婷女士作开幕致辞)

(刘小楠老师作开幕致辞)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人权与人道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白桂梅老师,首先从《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五条出发,向各位老师分享了消除刻板印象、加速实现性别平等议题。白老师深入浅出,结合生活实践,以生动的事例向大家阐释了该议题。


(白桂梅老师主旨发言)


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原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刘伯红老师做了题为 “从《消歧公约》看女性的生育权、就业权和发展权”的主旨发言。刘老师从女性生育权及其发展变化出发,并结合相关数据,梳理了女性生育对就业权利的影响,也对新时代下的中国女性发展权提出了美好愿景。

(刘伯红老师主旨发言)


第三位作主旨发言的是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老师,其分享的议题是“宪法男女平等原则要求推动高等教育社会性别教育的主流化”。周老师从宪法的男女平等原则及高校的社会性别平等教育两方面向大家做了分享,结合相关数据、反映了相关性别问题现状,并提出了高等教育领域社会性别主流化建议。

(周伟老师主旨发言)


最后,清华大学教授李楯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在高等教育中推进社会性别与人权教育的目标与方法”的分享。李老师提出社会性别与人权教育的几个目标应包括:讲授人应处理好课程与其价值观的关系;面对现实,对问题的参悟与认知;对相同目标下不同路径的选择与处理。李老师最后也就一些具体的学习、研究方法向大家分享了感悟。

(李楯老师主旨发言)


6月11日下午,参会教师围绕其开展的相关社会性别与人权教学课程作了介绍与分享。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朱晓慧老师首先分享了“社会性别与人权视角——以哲学课程教学为例”。朱老师介绍了其在学校开展的课程中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加入社会性别与人权的内容,如何在公共课中更好地使学生产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并对同学们做的相关展示作了分享。

朱晓慧老师分享

“社会性别与人权视角——以哲学课程教学为例”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郭晓飞老师对其于本科、研究生阶段开设的两门“性别多元与法”相关课程作了介绍。强调了对相关课程议题介绍时就整体背景脉络梳理的重要性,如何使相关议题摆脱“孤岛式的研究”;也就如何处理“本土与外来”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第三位分享老师是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唐颖侠老师,分享的议题是“性别视角下的环境与人权教学”。唐老师介绍了其开设的课程,以及其在课程中如何加入性别视角下的环境与人权教学内容,尤其提出了在相关课程中交叉视角的融入。

(唐颖侠老师分享“性别视角下的环境与人权教学”)


之后,其他参会老师就上述发言与分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相关问题。


茶歇后,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讲师潘俊老师介绍了其开设的《社会性别与法律》课程。潘老师介绍了该门课程的开设情况及内容上的设计,以及课程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设计等。

(潘俊老师分享“社会性别与法律课程”)


最后,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健老师分享了其“教学中的社会性别与人权视角”。杨老师从黑龙江大学开设的社会性别与人权相关精品课,课程教学视角的切入与专题,以及就指导学生与教学科研融合三个方面作了介绍。

(杨健老师分享“教学中的社会性别与人权视角”)



6月12日上午,参会教师围绕其开展的相关社会性别与人权教学课程继续进行介绍与分享。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何霞老师首先分享了《性别与法》课程。何老师介绍了该课程的模块设计和具体的课程实施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按照“创建场域:以空间能量开启价值观的引导”“结合身边故事,及时开展课程思政”“创建公众微信号,创作情景剧、拍摄微电影等,通过自觉创造组织和内化价值体系”“通过行动赋能,增加学生对党和政府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何霞老师分享“《性别与法》课程介绍”)


第二位发言的是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教授宋瑜老师,宋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理解社会性别》课程的课程主题、课程形式。该课程为英文授课,宋老师在课程中还会向同学们提供阅读清单。课堂中由同学们通过课堂展示的形式向大家分享学习成果。

(宋瑜老师分享“《理解社会性别》课程介绍”)


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春斌老师为大家介绍了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法学教学,与参会人员分享了《爱情、婚姻与性别研究》的课程概况,课程内容,课程总结、障碍、反思及展望。李老师提出该课程的意义是要完善人的哲学,学以成人,希望同学们能够成为一个有良知的人。

(李春斌老师分享“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法学教学”)


自由讨论环节,参会老师就上述发言与分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相关问题。


茶歇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志鹏老师为大家介绍了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性别政治:女性与近代中国》课程的开设情况和教学方法。刘老师开设的课程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梳理女性人物的故事,将历史和社会性别相结合,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以此启发同学们的思考。

(刘志鹏老师分享“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性别政治:女性与近代中国》课程”)


江苏警官学院副教授王燕老师分享了《家庭暴力干预学》课程中社会性别与受害妇女人身权益保障教学内容建设。王燕老师介绍了课程建设背景、建设概况和家庭暴力干预的相关知识。还分享了社会性别在家暴防控保障妇女人身权益的教学内容、近年来家暴防控治理体系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王燕老师分享“《家庭暴力干预学》课程中社会性别与受害妇女人身权益保障教学内容建设”)



6月12日下午,在罗尔·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高级项目官员陈婷婷的主持下,参会教师继续进行社会性别与人权相关课程的介绍与经验分享。


湖南文理学院张文馨老师首先介绍了其在电影欣赏公选课程中融入社会性别及人权内容教学的经验,她简述了课程的内容设置、选课情况及考核方式,并提出希望通过优化课程设计更好地融入相关内容,并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随后,张文馨老师结合在加拿大参加由国际人权教育中心组织的国际人权培训计划项目的经历,以“多元文化融合下参与式教学——以社会性别与人权教学为例”为主题进行进一步分享。张文馨老师通过介绍项目核心教学理念、教育体系的搭建等方面,展开其对国内如何更好开展人权教育的思考。

(张文馨老师分享“多元文化融合下参与式教学——以社会性别与人权教学为例”)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伍瑾老师通过介绍其开设的国际人权法公选课及人权法学专业选修课的两门课程,带来了“基于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设计——经验与教训”主题分享。其分别介绍了两门课程的教学对象、内容设置、课堂情况及考核方式。指出第一要以教学对象为中心,结合其专业、学习目标等特点进行课程的具体设置,第二重视互动的重要性,第三要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其对于人的尊重、对于多元的包容。伍瑾老师特别分享了在授课中运用教学辅助软件的体会和经验,为参会老师带来参考。

(伍瑾老师分享“基于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设计——经验与教训”)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朱晓青研究员进行总结发言。朱老师首先对社会性别与人权教学研修班一直以来的开阔视野、新鲜视角以及丰富成果进行充分肯定。随后,朱晓青老师表示通过本次会议中各位老师在教学方面的分享,可以看到课程的设计与授课的目的和内容紧密契合。各位老师均注重理论与现实情况的结合,授课方式灵活多样,教学成果显著。最后,她指出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教学、纳入研究,并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是大家共同的事业与坚持,鼓励并相信在挑战中仍能不断探索出更新更优的方式,未来可期。

(朱晓青老师总结发言)


随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林燕玲进行总结发言。林老师首先对社会性别与人权教学研修班开设五年以来的积极成果表示肯定,对负责组织、主办以及提供支持的个人和单位表示诚挚的感谢。其次,她对本次会议的主旨演讲及各位老师的主题分享逐一进行了简要总结和点评。充分肯定各位老师的学习与分享的积极态度,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成果。其指出,在社会性别与人权研修班中,各位老师增长了相关知识、获取了相关信息和资料、提升了教学能力、建立了个人与机构间的交流。最后,她指出在当下时代,社会性别与人权研修班更要坚守其对理念的培植与能力的建设,老师要以自己的教学与言行带动身边的学生发展与成长,培养有性别平等和人权意识的公民。播下种子,等待花开。

(林燕玲老师总结发言)


最后,我院刘小楠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刘老师首先对朱晓青、林燕玲两位老师认真细致的总结,以及本届社会性别与人权教学研修班的各发言者、参会老师表示感谢。刘小楠教授也回望并总结了2017-2021年社会性别与人权师资研修班的开设情况及发展历程,肯定了其对高校中社会性别与人权教育开展的积极作用,表达了对支持和帮助研修班发展的个人及单位诚挚的感谢。

(刘小楠老师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