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内合作交流 > 正文

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与我院师生进行座谈交流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4-23    点击量:

    2014年4月22日,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兼职教授沈宝祥教授应我院常务副院长张伟老师的邀请,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以“思想解放——中国人权发展历史”为主题的精彩讲座。

    出生于1932年的沈教授亲身经历并见证了新中国取得的每一个成就和经历的每一个挫折。因而,沈教授能够真正从历史的高度,尤其是在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下解读中国人权的发展历程。沈教授坦言中国的思想解放步履维艰,有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尤其是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制传统的束缚。沈教授说到,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人们对此习以为常,因而改革难度很大。此外,国际共产主义专制传统束缚着中国目前的政治组织形式和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在现实生活中,两大包袱融合在一起,使得中国的思想解放呈现出难度大且反复性强的特点。沈教授特别强调了“观察和思考”在思想解放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钻研实际”。同时,沈教授鼓励青年学子要摒弃思维的固有框架,要敢于思考,勇于思考并真正做到独立思考。

                  

    沈教授特别提到《马克思与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411页的内容:“专制君主总是把人看的很下贱,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称其为人”。他说我们要特别注意马克思关于人权的相关观点。沈教授谈到,在改革开放初期,“人权”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北京日报当时就发表过名为“人权是资产阶级的口号”的社论。但是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人们渐渐认识到要对人权进行具体分析。沈教授在阅读了大量联合国的人权文件、西方哲学经典和党内历史材料后,撰写了《略谈人权问题》一文。该文肯定了人权在历史上曾起到过进步作用,指出党的历史文件中就曾使用过“人权”这一词汇,尤其是承认当时人们的一些人权要求是合情合理的。沈教授坦言,放在如今的背景下,这篇文章的立意还很不足,但是在当时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人们的人权观念在不断更新和进步。

    沈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权状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生存权、自由权、平等权、教育权等多项人权的保护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近几年,党和政府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不断加大保障公民权利的力度。但是,现实中侵犯人权的现象仍屡禁不止,并极大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国际、国内形象。沈教授认为,中国的人权发展任重而道远。

    讲座最后,沈教授同与会的杨勤活老师、孙萌老师分别就当前的官员腐败问题、党的现代性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沈教授的讲座立意高远,内容充实,为我们梳理了人权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鼓励我们不断进行思想解放,打破固有思维的束缚。与会师生获益良多。

 

                                                                 撰稿人:习亚伟 201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