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新闻

品牌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院新闻 > 品牌活动 > 正文

中国政法大学第五期人权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06    点击量:

10月30日,我院与科研处、民商经济法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期中国政法大学人权论坛在我校学院路校区举行,论坛主题为“金融风险处置与防范”。论坛由我校79级知名校友,原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裁、中国人民银行稳定局巡视员、中国再保险集团副董事长、中国人寿再保险公司董事长庞继英主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青武教授,我校科研处处长、我院常务副院长林华教授,民商经济法学院李爱君教授、翁武耀教授、李文君副教授、刘东辉副教授,以及我院副院长杨博超副教授和夏江皓副教授一同参会。论坛由林华主持。

林华首先致欢迎辞,他对庞继英董事长、参会嘉宾和各位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并隆重介绍了庞继英董事长的个人经历以及他在我国金融法治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也指出了本次论坛主题的重要意义。

庞继英结合个人四十余年的金融系统工作经历,分享了关于金融风险处置与防范的洞见。他首先深情回顾了与法大的深厚渊源及参与中国关键金融改革的过往,随后重点澄清了“外汇储备”“货币发行/印钞”等公共讨论中常见的概念误区,强调现代货币创造远不止于实体钞票的印制。在探讨金融风险时,他提炼出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率两个核心监管指标,并以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为例,剖析了其通过支付结算业务实质上吸收存款、发放信贷的模式,以及其对传统金融业务的冲击与引发的监管挑战,体现了其深厚的实践积累与对金融本质的深刻理解。随后,庞继英进一步介绍了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与金融风险化解的基本路径,指出当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核心在于加强监管,处置风险必须勇于面对,不能退缩,打好基础,严格监管,构建良好的金融风险监管机制。

在讨论环节,多位法学与金融实务专家围绕主讲人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深入对话。专家们一致认为,主讲人对中国金融风险处置的历史实践梳理具有重要的金融法治史价值。讨论聚焦于几个关键议题:一是针对票据的法律定性及由此引发的金融诈骗风险;二是强调金融监管的核心责任,建立明确的监管问责机制,早介入、早处置;三是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路径。与会专家学者从比较法视角和国内立法进程出发,强调了金融法治建设需注重法律规则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整场讨论体现了学术界与实务界共同推动中国金融法治走向成熟的专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