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 出版物

《反歧视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出版物 > 《反歧视评论》 > 正文

《反歧视评论》征稿启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25    点击量:

《反歧视评论》是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主办的国内首个以平等权和反歧视为主题的学术集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旨在汇集反歧视研究的前沿理论,展现反歧视实践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推动反歧视的法律和制度变革。

《反歧视评论》以学术性和建设性为评价标准,设置主题研讨、学术专论、评论、判例研究、调研报告、深度书评等栏目。具体征稿要求如下。

一、征稿范围

与反歧视相关的调查报告、立法建议、学术论文或译文等。文章需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谨,语言通畅,数据准确,图表规范,主题集中,层次分明,结构完整,注释引文无误。

二、原创性要求

来稿须为原创、未公开发表的学术作品。作者应保证作品的独创性,如有对其他作品有适当引用,请在文中予以注释说明。

三、体例要求

(一)文稿体例

文稿由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和注释构成。需同时提供英文版的题目。题目字数10字左右,可加副标题;摘要在400字以内;关键词3-6个。稿件字数一般不低于8000字,鼓励言之有物的长文。

(二)基金项目

如果文稿得到基金项目资助,请在文章首页页脚标明基金项目的类别、名称、批准号。

(三)作者简介

文稿应在文章首页页下脚按如下顺序标明作者信息:姓名、单位、职称(职务)、学历、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

(四)各级标题

文稿标题应层次分明,标题前的数字按不同级别依次使用:文内体例顺序一般采用:一、(一)1.(1Aa.,其中一、(一)、1.为标题序号,单独成行,不接正文。

(五)注释体例

文稿正文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码。不需要文末附参考文献。

1.中文著作:专著作者后不用字,编纂类加主编、编等字样,并注明具体起始页码。

例:周伟:《反歧视法研究:立法、理论与案例》,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01-102页。

例:刘小楠主编:《反歧视法讲义:文本与案例》,中国政法出版社,2021年,第15页。

2.期刊、集刊文章或论文:期刊不加页码,集刊和论文集文章需标注页码。

例:王理万:《性骚扰立法的中国经验与前景展望》,《妇女研究论丛》2022年第5期。

例:何霞:《妥协与渐进之道:日本反性别歧视立法研究》,刘小楠主编《反歧视评论》(第2辑),法律出版社,2015年,第100页。

3.译著:作者要注明国籍,作者在前,译者在后。

例:[]加里·贝克尔:《歧视经济学》,于占杰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7页。

4.报刊文章:信息要完整、准确,切不能将网站转载日期作为报纸日期。

例:刘伯红:《性别平等之声在两会上日益响亮》,201737日《中国妇女报》。

5. 互联网或数据库作品:应注明网址或数据库,访问时间。如网站文章系转载自纸质刊物,须引用原始出处。

例:外媒关注中国首例跨性别就业歧视案败诉http://www.cankaoxiaoxi.com/china/20160512/1156347.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8720日。

6.外文注释:说明性文字需翻译成中文,资料性文字(如作者、书名、出版社、章节页码等)保留原文。资料性文字中的著作或者杂志名斜体或者正体均可。如果作者引用英文文献,格式为:

例:(著作类)Evelyn Ellis and Philippa Watson, EU Anti-Discrimination Law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p.102.

例:(论文类)Elisa Holmes, Anti-Discrimination Rights without Equality, The Modern Law Review, Vol. 68, No. 2 (2005), pp. 175-178.

四、投稿方式

投稿一律采用电子文稿方式,本刊电子邮箱:antidiscrimination@163.com。《反歧视评论》并未委托任何中介征稿,请直接通过邮箱投稿;任何中介渠道的投稿,编辑部均不接受。编辑部对于投稿进行初审,并根据初审情况决定由编辑部进行交叉审稿或送外审,最终由主编商定用稿结果。对于录用的稿件,我们会在收到稿件的1个月内发出用稿通知,并在正式出版后寄送稿酬和样书。没有收到用稿通知的作者请自行处理稿件。

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与网站、期刊数据库、微信公众号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且所付稿酬中已经包含电子网刊稿费,不再另行支付报酬。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收录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本征稿启示常年有效,诚挚欢迎赐稿!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

《反歧视评论》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