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王旭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开展讲座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08    点击量:

        2018年9月27日上午,第341期全球人权论坛系列讲座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科研楼A209举办。我院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王旭教授以“法学论文写作方法漫谈”为主题,为师生们开展了学术专题讲座。我院王理万讲师、杨博超讲师以及张翀、石慧四名老师参加了讲座,共同就该主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王旭教授授课场景


        此次讲座中,王旭教授以《孙子兵法》中的“兵无常势,文无定法”为引,指出论文写作往往因作者的性情、写作意图、知识结构等因素而存在差异,但在特殊的学术共同体中,“文有定法”。经过学术圈长期的积累和传承,学术评价虽具有相对性,但是大体而言存在底线和相对客观的标准。因此,在现代学术体制中,对待学术创作要有责任意识,认真学习文献综述、引注等学术规范。

        接着,王旭教授结合自身经验,从五个方面来介绍法学共同体对于一篇优秀论文的评判标准。

        第一,论文要有问题意识。文章要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来展开,该问题应当以一种独立的提问方式来提出。

        第二,问题应当能真正打动自身,而并非出于他人的影响。对于学术初学者而言,在论文创作的初期阶段往往通过模仿的方式来写作,长此以往容易对学术权威者形成依赖。创作者应时刻反省,其研究问题的初衷是否有内生的创作冲动,这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在这一核心问题的研究上一以贯之。

        第三,问题意识应具有现实性。学者要对自身所处的时代与环境充满关怀。问题意识的产生不应当仅仅是应急的、低端的感官反应,比如对现实发生的案例予以分析,而是应当对社会结构性的问题时刻存在一种焦虑,是学术积累的自然反应。

        第四,论文写作需要资料的准备。一方面,要有战略性的规划,对于想要驾驭和解决的问题,需要在相关领域有长时间的积累和思考。另一方面,可以进行战术性的阅读,对于法教义学写作而言,要注重对于立法资料、基于立法资料所形成的原理、比较法资料、案例等材料的阅读。对于非法教义学写作而言,若是进行思想、观念的研究,要找到理论上的根据,反复精读与体会。若是跨学科的研究,要熟读另外一个学科与问题相关的基本文献。

        第五,注重文献综述的写作。文献综述主要记录论文的观点和学术界与之相悖的观点,其作用在于弄清前人的贡献和作者所处的位置,以及帮助读者弄清文章的脉络,并对读者有所启发。

        聆听完讲座之后,王理万老师和同学们就人权研究院硕士生学位论文写作多元化问题和具体的论文选题向王旭教授请教,王旭教授耐心地向大家解答,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最后,讲座在大家热情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