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学术研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研讨 > 正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启了一个人权法治保障的新时代 “新时代中国人权的法治保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07    点击量:

2017年11月3日,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主办的“新时代中国人权的法治保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察哈尔学会、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的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人权保障的重要论述进行了深入研讨。

研讨会第一阶段举行了聘任仪式,聘任刘海年教授、沈永祥大使和龚刃韧教授担任中国政法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发表了讲话,欢迎新任特聘教授加盟法大。刘海年教授和沈永祥大使先后致辞,夏吟兰教授代表在任教师介绍特聘教授的情况并对他们的加入表示诚挚欢迎。

(时建中为特聘教授颁发聘书)

研讨会第二阶段围绕“新时代中国人权的法治保障”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由班文战教授主持,刘海年教授、沈永祥大使、佟丽华主任、何兵教授、张国斌秘书长、袁钢副教授、李晓法官、王灿发教授、李群英教授、曲相霏研究员、张红虹女士、龚刃韧教授先后发言。焦洪昌教授发表了总结致辞。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确立了“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的奋斗目标,强调对于妇女儿童、农民和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为新时代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提供了基本遵循,必须贯彻到各项工作之中,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特点是坚持和突出人民性,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保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权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的各项权利得到更高水平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方位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变,国情和世情发生急剧变化,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权保障的水平。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保障将在更高水平上保障中国人民的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直面我国在人权发展中面临的任务和挑战,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列为突出问题。这要求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着力解决现实中的人权问题,加强人权法治保障,坚定不移沿着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在更宽的领域、以更大的力度推进中国人权事业。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启了一个人权法治保障的新时代。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人权保障的重要论述,需要在理念和制度上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建议进一步讨论设立国家人权机构的可行性问题,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强化人权的法治保障,健全对特定群体的权益维护,加强人权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人权观念,拓展人权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与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国家人权智库咨政建言的功能,在新时代把我国人权保障水平继续向前推进。

                                                                                                            撰稿人:王理万